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新闻 >

报告显示四川省每年仍存在1000万吨饲草缺口 缺饲

时间:2024-10-31 08:46 来源:未知 点击:

霜降已过,蜀乡各地气候渐凉。10月26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镇曲西村的万亩饲草基地里,多台割草压扁机、翻草机、打捆机已经就位,只等开镰。“冬春饲草够吃了,多的饲草还能出售。”曲西村党支部书记桑登介绍。

  近年来,全川饲草产业发展有所提升,自给率从5年前的40%提升到了65%以上,但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发布的《四川省2023年饲草生产形势与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四川每年仍存在1000万吨饲草缺口,制约了畜牧大省向强省进发的步伐。

  如何补齐产业短板?当天,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南方饲草生产利用研讨会(以下简称“大会”)上,与会专家开展了交流探讨。

  补齐短板 

  四川做对两件事 

  “牛羊育肥,吃饱是关键。”会上,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强调,国内消费市场对乳制品和肉类的消费需求在未来10年仍将稳步增长,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和一切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英俊则公布了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草种子总进口同比减少3%。“在用种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土草种的崛起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林克剑所长表示,其中有四川饲草一份力。

  “四川牲畜存栏长期排在全国前列。”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介绍,2023年,四川牛总存栏848.5万头、羊总存栏1382万只,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五。纵是畜牧大省,但受传统观念和经营方式的影响,重粮轻草、重畜轻草问题在四川普遍存在,饲草自给率不足。

  为此,近年来,四川一方面寻求草种突破,一方面开展饲草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

  为了降低对外来草种、饲草的依赖,四川省农科院草业学科团队等科研队伍重视遗传资源收集和饲草品种选育。

  “截至目前,累计收集评价饲用高粱、高丹草等资源万余份,利用辐射诱变等技术,创制种质资源3500余份。”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说,该团队还建立海南南繁、马尔康夏繁、西双版纳冬繁3个育种加代基地及四川新都、资阳等50余个试验基地,主持选育草品种25个。

  同时,四川省各地积极开展饲草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眉山洪雅、成都简阳和达州宣汉开展粪肥固碳减排长期定位监测,探寻不同梯度试验下饲草产量、土壤环境容量、面源污染等参数,解析粪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巴中开展饲用燕麦玉米轮作,探明粪肥最优施用范围;乐山马边等多地搞起种养循环,推广粮草耦合饲草料生产技术。

  展望未来 

  四川将这样发力 

  成效显而易见,四川饲草自给率已较前些年大幅提升,但要完全适应畜牧业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步,要让更多四川乡土草品种遗传基因得到利用,要铺开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集成示范推广。”当记者问到四川如何继续提高饲草自给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省草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洪泉语气笃定。

  当天会上,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白史且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所长陈积山不约而同提到,川渝丰富的乡土草遗传资源,在优质饲草品种育种攻关中的运用,将为替代外来饲草和进口草种带来更多可能性。

  另外,更适合四川饲草生产的农用机械未来形态、饲草修复环境和更丰富的未来草产品,也是与会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

  “目前大部分可以在成都平原及盆周中浅丘区使用的饲草收割机,不一定能直接在川西北牧区、攀西地区、川东北深丘区、川南山地区等全省草牧业的主要集聚地投入使用。这就是我们后期研究改造机械的方向。”林克剑告诉记者。

  洪雅县瑞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康巴情生态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与会企业代表则向记者展示了正在研发的草粉、草捆、草颗粒等新型饲草产品:“希望更大程度保留营养成分,缓解冬春饲草缺口。”